2024年10月30日,麻醉科與急診外科通力合作,成功完成了我院首例ECMO輔助下的胸廓成形術。這不僅是我院在危重癥患者救治能力提升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也為今后類似病例的治療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此次救治患者系男性,61歲,因重物砸傷導致多發(fā)傷,收治于我院EICU。患者左側第1、2肋骨及右側第1-10肋骨骨折,同時伴有右側鎖骨和肩胛骨骨折。此外,雙肺挫傷合并左肺實變,雙側血氣胸,病情十分危重。在就診過程中,患者肺部癥狀逐漸加重,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ARDS),盡管采用了人工控制機械通氣,仍無法維持正常血氧水平。
為挽救患者生命,急診外科團隊決定實施VV-ECMO(靜脈-靜脈體外膜肺氧合)技術,以輔助患者呼吸功能。由于患者右側肋骨骨折范圍廣泛,胸廓嚴重畸形,并出現反常呼吸,為使患者能盡快恢復肺功能,急外團隊決定為患者實施胸廓成形術。急診外科主任黨星波與麻醉科主任白寧組織相關科室進行了詳細的術前討論。白寧主任召集麻醉科骨干成立了專門的麻醉小組,并制定了周密的麻醉計劃。
手術由急診外科杜工亮主任醫(yī)師主刀,馬龍洋副主任醫(yī)師一助,EICU朱江博副主任醫(yī)師提供ECMO技術支持。術中曾幾度出現ECMO流速降低導致患者血氧下降的情況,經分析討論,考慮與患者側臥位壓迫引流管路及限制性液體輸入策略導致的容量不足有關。在手術后半程,護理團隊在手術室趙清俠副護士長的帶領下,由肖姍姍、師改霞及規(guī)培醫(yī)生鄭毅飛輪流蹲跪在手術床旁,托舉患者右側下肢,以減輕對左側股靜脈插管的壓迫,最終患者血氧恢復正常。手術歷時三個半小時,術中經胸腔鏡探查,患肺膨脹良好,患者安全返回EICU。
體外膜肺氧合(ECMO)作為一種重要的體外生命支持技術,近年來在心臟外科手術、暴發(fā)性心肌炎、心肌梗死、心臟驟停、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以及心肺器官移植等領域廣泛應用,并取得了顯著效果。此次手術的成功,充分體現了ECMO技術在危重癥患者救治中的重要作用,使得原本無法接受手術的嚴重創(chuàng)傷患者得以成功救治,擴大了外科手術的救治人群范圍。
此次手術的成功,離不開麻醉科、急診外科、EICU及護理團隊的密切合作和共同努力。未來,我院多學科團隊將不斷更新知識和技能,積極應對ECMO技術帶來的復雜挑戰(zhàn),包括麻醉藥物的精細調整、設備維護、抗凝管理、感染控制等,推動我院疑難危重癥患者救治水平邁上新臺階,使更多患者受益。



